推薦一些這陣子讀到的好書和電影。

先說電影,林書宇的《百日告別》,我非常喜歡,故事並不複雜,卻十足細膩,導演用一種解剖自己般的精確鏡頭與敘事,讓觀眾看見驟失摯愛所留下的巨大空洞,以及在百日的旅途中,漸漸的,失落變得具體,終於明白那個人已經不在了,電影的結尾並不是告訴人們要放下悲傷,而是去學習如何方能與失落和哀傷共存而活著。旅途很長,傷口很痛,但也許,有一天會好起來的。

再來是書本。

劉人鵬教授等所編譯的《酷兒,情感,政治──海澀愛文選》和《憂鬱的文化政治》(蜃樓出版)陪我度過了可怕的十月份,這兩本談「壞情感」、憂鬱與哀悼情感的書,讓我對於自己的情緒有更深刻的理解,而對於今日陽光驕傲正向的酷兒運動所面對的瓶頸,也提出了新的想像。

我個人的理解是,那樣的未來是不拋棄任何一個人,不拋棄任何一部分的自己的未來,說起來好像通俗日劇台詞,可是在社會主流的積極正向的氛圍中,個人的負面情感、苦痛總是被強迫壓抑、掩藏或捨棄,痛苦與沮喪成為一件羞恥之事,因而我認為那樣的未來想像是很有意義的,並不是強迫每個人共同前進,而是「創造一個夠倒退的未來,倒退到我們之中即便最不情願的人也可能想住在那裏。」

David Biro《聆聽疼痛:為痛苦尋找話語、慈悲與寬慰》(木馬人文出版),這本我也很喜歡,譯筆也頗流暢,作者自身是醫生也是文學博士,三十歲時因罹患罕病而備受疼痛折磨,他回顧自己的經驗,試圖自文學中尋找更好、更貼切地傳達疼痛的方法。

對身處疼痛中的人來說,感受疼痛不費吹灰之力,然而,對其他人而言,不費吹灰之力的是「不」感受疼痛,當缺乏表達痛的語言,雙方便被高牆所阻隔了,周遭的人經常忽略或低估了疼痛者的痛苦,而疼痛者則被孤零零地遺棄在世界之外。

他認為,因為病人的疼痛無以表達,一方面使病人陷入孤絕的處境之中(沒人能懂自己的疼痛,以及痛帶來的外在與內在的分崩離析),無法精確傳遞出疼痛也會帶來很大的挫折,無法使身邊的親友理解自己的身心狀態,也無法造就雙向溝通以脫離疼痛時的孤立處境,此外,在就診時也可能會導致無效或偏差的醫療,作者指出,在臨床上,病人的疼痛往往被低估,例如癌末病人常常處在極度的疼痛中,卻沒有得到足夠的止痛,這是因為病人的疼痛無法被確切傳達。

書中大部分的篇章都在分析文學名著中描寫、呈現疼痛的文字,作者認為藉由優秀作家的文字,能幫助一般人更好的傳達自己的感受,也從哲學的角度看待了疼痛的意義(痛覺使人更加意識到身體和個人生命的存在)。

海德格:「疼痛是什麼呢?疼痛會分裂事物。它是裂口。可是它不會把事物撕裂成四散的碎片。疼痛的確會撕開、分離事物,但同時它又把所有事物吸納到自身,向它聚攏。疼痛在撕裂中也是黏合劑,它既分離又聚合。疼痛是裂口的接著劑。」

而語言能表達(至少一部分)疼痛,能幫助人獲得治療,或者將痛楚化為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治療。

「只要對話持續不歇,我們便不會孤單。」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痛覺 壞情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水裡 的頭像
    水裡

    挖個洞

    水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