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不可思議,我竟然能看到這系列的結局(人家明明就不是有生之年系列)!我一定要寫個感想啊啊啊啊。
我接觸獵魔士這作品的順序實在很奇怪,雖然非歐洲區的讀者認識這部作品應該是從遊戲一代開始(其實我也是),而故事的時間軸是:
短篇二集->長篇五集->遊戲一二三代
但我的順序卻是
短篇中譯本二集->一代遊戲->二代遊戲->長篇前二集->遊戲三代->長篇第三集
根本沒照說明書來!!(咦),在玩完一代,長篇中譯本未出以前的漫長時間,只能在網路上到處遊蕩撿讀過英譯本的人的心得(擦淚
對於沒讀過這系列的人,很希望至少能讀讀看短篇,我很喜歡這兩本短篇集,作者很擅於翻轉故事,而譯者的譯筆也讓主角傑洛特的尖酸嘲諷和流氓氣息發揮到極致XDD(長篇裡面當了家長以後,傑洛特說話就收斂不少了)
有人說這是成人童話,或者說黑暗版中古世紀,而我讀了些許訪問之後,覺得作者提出的是一種屬於自己國家的歷史與神話的詮釋,有別於正統西方奇幻,更加世故、複雜且嘲弄英雄,叩問命運。
(下段有結局雷)
我不由得聯想,在波蘭這個主權移轉與歷史傷疤和台灣一樣複雜的地方,人們用什麼眼光來看待強權的崩解與傳統文化的消逝?看待民族國家的戰爭以及種族爭議?看待獨裁者的誕生與覆滅?也許是我的比附,但我覺得作者試圖捕捉的不只是殘酷世界中的人性,還有這些難以解釋的問題,在他創造的那個故事裡,英雄死於暴民的乾草叉底下,世界和平從未實現,而所有的世界終將毀滅於白霜之中,這不是我們習於看見的故事,但卻會讓人心想「唉,這就是人類」。
(防雷結束)
再說說遊戲吧,即使內容最豐富,格局最大,畫面最精美的應該是三代,但我印象最深也最推薦的仍是一代,可能是雛鳥情結(XD),畢竟讓我這個很少玩遊戲的人堅持到破關的遊戲非常稀有。一代當初似乎和原作者有些授權問題(例如希里似乎不能在遊戲裡出現,導致這個超重要角色直到三代才登場,不過勞拉傳說的梗從一代就開始鋪了)但整個遊戲的結構和劇情依舊非常細密,我現在還記得玩完序章以後那種複雜糾結又震撼的感覺(一點也不誇張),而且日誌的設計也相當優秀,會讓人願意細細的讀過每一本書籍、怪物圖鑑以及任務紀錄與人物介紹(不過在筆電上玩的文字超小,痛苦死我了),全程語音的優點也貫穿了三代,這是何等龐大的配音量,就連路邊的小村民也有自己的配音(每當傑洛特經過他們身邊,他們就會發表一下感想,通常是一些針對獵魔士外表的人身攻擊),不需要進入任務,只要在村子裡逛逛,你就能徹底瞭解這世界的人對你和你的職業有什麼偏見,這真是十足優秀的演出(雖然會害玩家有點心靈受創)。
而一代的結局,其中的無論是顛覆或反諷都很令人印象深刻,玩家的選擇相當重要,但其實又改變不了真正的結局,最後的Boss戰,沿路上的劇情演出也幫助玩家回想自己做過的每一個微小又重大的抉擇,三代的某場主線戰役也有類似的作用,但後續拉長的劇情稍稍破壞了這種餘韻。
二代則是承先啟後,但也是我最不想重玩的一代,序章難以上手已經被許多人批評過,第一章的浮港的巨章魚怪也超級無敵難打,而第二章的劇情徹底分歧是一大創舉,我覺得精靈路線的安排很精采,主線非常有趣,人類路線則還沒有玩完,第三章則是因為資金問題草草收束,Boss自己現身跟你解釋了一切……但事實上我當時還是玩得很投入,盡可能的解遍了每一個任務,而且二代帶出了許多的重要角色,解決了主角的失憶問題,並深深影響了三代的劇情。
而三代終於實現了開放世界的構想,地圖非常大,第一輪我放棄了很多支線,但通關還是花了我六十個小時(跪地),其內容之多可想而知~~而這個一開始只有十五人的小公司,能作出一款知名遊戲,還把它能做到波蘭總理和總統都前來祝賀發售,也是某種程度的逆天(?)。即使有原著加持,遊戲本身的角色與劇情魅力畢竟才是真正吸引全球玩家掏錢購買的動力,而遊戲編劇也確實給了這個複雜而龐大的世界相應的多重結局,還有一點教養教育在裡面(實在是很值得諸位家長親自體驗看看)。
(又有結局雷)
最後我玩出了witcher結局,當希里試圖向傑洛特解釋穿梭於不同世界是什麼感覺時,我為她感到悲傷,許多年來她一直是孤獨的在無數的世界中遊蕩,只有她獨自一人,沒有任何人陪伴她、理解她,或許阿瓦拉克陪了她幾年,但我覺得他不會是個好旅伴,她始終被她的血脈與能力束縛著,無法像燕子一樣自由的飛翔。最後這個結局或許是順應了命運的安排,但至少她可以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了吧。
另外,在一代唸叨「沒有一個獵魔士是老死在床上的」,在二代碎念「我已經老得打不動了」的傑洛特終於和葉奈法一起退休,每天睡到中午,散步聊天,再也不用捲入暗殺事件、王國的命運以及牽扯不清的人情世故,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防雷結束)
好了,玩出結局的心至此已經冷卻(喂),寫心得真的是一件很累人的事,但是想想人家花了十年做了這一系列遊戲,創造出如此精彩的故事,騙了玩家諸多眼淚,不禁想記錄一下見證這個珍貴結局的瞬間呀~~~~